2) 接受易燃、易爆物料的密闭设备和管道,在接受物料前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气体置换;
3) 接受物料时,应缓慢进行,注意排凝,防止冲击或水击现象。引入蒸汽时要先预热、放水、逐渐升温升压;
4) 系统开车,由生产负责人按开工方案组织,由生产调度统一指挥,各工序保持密切联系,按顺序开车。建设安装单位组织保运人员,负责监护及问题处理;
5) 装置开工正常后,要确保仪表的完好率、自控率达标。仪表联锁的切除与投用要严格按照联锁管理规定执行;
6) 调度部门应组织生产、检修、仪表、电器等专业人员对装置进行全面验收和检查,分别整理技术资料和监控档案,归档存查;
7) 生产车间要加强工艺、操作等纪律的检查考核,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
4.6.4现役生产装置HSE管理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生产装置(尤其是关键生产装置)、灌区、充装站、危险品码头及特殊工艺过程和危险作业环境的有效控制措施,家对正常生产、停工、开工及异常情况等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
4.6.4.1生产组织管理的HSE要求
a) 生产调度部门应认真履行其HSE职责,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原料、燃料的互供、平衡和生产衔接,防止管理脱节和配合失误;
b) 功用工程部门或基层车间应认真履行其HSE职责,提供满足生产过程所自诩的功用介质(如水、电、汽、风等),确保供用平衡,防止生产系统波动;
c) 贮运单位应认真履行其HSE职责,组织协调原材料、产品的储存、装卸、运输,防止操作失误和责任事故发生,保证储运安全;
d) 基层单位应加强生产管理,组织好本车间的生产,确保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同时要建立和实施HSE管理,加强操作纪律现场生产管理,防止误操作,跑、冒、串及中毒事故的发生;
e) HSE管理部门应建立在生产运行、检维修期间的防有毒有害物料被随意排放的HSE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监管、考核力度,保护环境和人身健康。
4.6.4.2会议制度及信息处理
a) 职能部门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应及时着急所管辖范围内的会议,通报生产、设备、技术及HSE信息,协调、解决生产、设备、技术及HSE问题;
b) 生产调度部门应定期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企业(厂)领导参加的会议,协调和解决生产、设备、技术及HSE问题;
c) 生产调度部门应每周召开一次生产办公会,总结讲评一周HSE工作,研究解决本周存在的重大、疑难的生产设备问题和重大、危险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问题;
d) 生产信息的处理
1)
——生产调度部门应及时传达上级生产指令、反馈生产信息,组织好生产;
——生产调度部门应及时将重大的流程改动、重要机组设备的开停车、系统管线的投用等在制定完善的生产方案和HSE措施后,以文字形式逐级下达给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
2)质量信息反馈
——化验单位应及时将生产原料、燃料、半成品及成品等检验结果的质量信息及时报告生产调度部门和技术(质量)管理部门。
3)力运行信息
——生产、功用工程等单位应按规定定期向生产调度部门汇报生产运行情况;出现紧急情况要立即汇报,由生产调度部门协调后下达处理问题的指令。
4)储运系统信息
——储运系统的油品、化工物料的移动、装车、装船、管输等信息,贮运单位应及时向生产调度部门报告。 41/67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