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4.5事故报告
a) 承包商应向企业HSE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所有与承包商现场工作有关的事故和未遂事件。
b) 事故报告的内容:
1) 事故经过
2) 直接和间接原因;
3) 管理或计划的缺陷;
4) 整改措施;
5) 整改负责人;
6) 整改时间表。
4.4.2.5表现评价与考核
a) 业主应制定对承包商HSE表现情况的管理考核珍贵顶,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按规定进行处理。
b) 承包商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后,应填写一份HSE表现情况评价报告,HSE管理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c) 企业应根据承包商的HSE综合表现,提出评价处理意见或改进措施,督促承包商制定HSE改进计划。
d) 工程管理部门应将承包商在施工作业期间HSE综合表现记录存档,并作为以后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4.4.3供应商的管理
a) 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资格认证和评价制度、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定期对供应商所供材料(设备)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审查,及时调整和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b) 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采购供应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并符合HSE要求。
c) 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质量保证验收制度,经常识别、控制与采购有关质量危害和商业风险。
d) 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供应商的公开竞标制度,竞标前供应商按要求提供材料、设备的技术文件:
1) 设备的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防爆设备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等;
2) 化学危险品安全标签、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
e) 企业供应部门及相关的部门和使用单位应建立采购供应材料(设备)的检验制度,对采购进厂的设备材料按国家、公司和企业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按合同规定进行处理。
4.5装置(设施)的实际与建设
4.5.1总则
a) 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的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设计、设备采购、建设安装、试车应按国际、国家、行业、企业的现行标准进行,以确保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的良好运行状态。
b) 设计单位应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管理制度、规定、要求、吸取由设计缺陷造成的事故教训,不断完善设计。
c) 企业应建立建设(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制、统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安装工作。
4.5.2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企业规划(发展)部门应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组织进行安全预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后,建设(工程)项目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程序。
4.5.3资质、审核与责任。
4.5.3.1资质
a) 建设(改造)项目的设计、建设安装工作,应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设计、建设、安装资质等级的单位和人员承担。 36/67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